辛丑年日签来啦,请收藏

洪斌
2021-02-16
来源:

《管子》书非管仲所著已成学界公论,但其具体著者和成书年代当前却无一致认识,同时《管子》书的学派归属问题也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管子》为齐国稷下学宫部分学者集体创作而成,其成书于战国晚期。《管子》的学派归属既非“齐法家”,亦不是“道家黄老”,而是先秦杂家。《管子》对于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所体现出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对当代文化现代化的建设具有时代的价值。

——引自潘俊杰《<管子>为杂家著作考》


20210212.jpg20210213.jpg20210215.jpg20210216.jpg20210214.jpg






其实,除了《管子》被考证为先秦杂家外,还有荀子和鬼谷子,而后世的大儒如朱熹、王阳明等也有学者认为是杂家思想家,这是有其一定道理和根据的。


请注意,本号观点来啦!

  1. 宗门新杂家发展自“新公”一词,源自杂家吕不韦著作《吕氏春秋》,上溯齐国稷下学宫黄老道家学派,力推宗文化,主研王政学,崇炎黄,法天地,行公义,致大同。

  2. 齐太公吕望(姜太公)遗《六韬》、《三略》,均为早期杂家著作。

  3. 商鞅变法期间,卫鞅之师尸佼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尸子》是杂家代表作,“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即出自《尸子》一书。

  4.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为秦王政父,与吕后父吕公或为一人,依据见百度贴吧。

  5. 中华文化是不断融合、不断进步的文化,综合、多元、包容是其特质。

  6. 公文化是仁义孝悌忠勇信诚等文化的主源。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