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吕不韦
最牛吕氏家族代表人物:秦始皇生父、吕雉生父、汉高祖岳父、大秦丞相、文信侯、大汉吕宣王吕不韦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汉《史记索隐》: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庄襄王而生始皇,故云吕政。汉孝明皇帝曰:秦直其位,吕政残虐。
汉《汉书·王商传》:阴知其有身而献之王,产始皇帝。
唐司马贞《索隐》: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
宋《皇王大纪》:吕政穷欲极凶。
元《历代通略》:人见秦灭于二世子婴耳,岂知嬴氏之秦已灭于吕政之继也哉。
元《史纂古今通要》:吕政嗣位,犹冐嬴秦之姓。
明《四书或问》:史谓元帝牛姓,犹吕政之绍嬴统也。
明《通鉴答问》:至吕政而法令益苛,诗书尽废。
明《氏族博考》:况吕政受命,寄身不常。
明《具茨集》:吕政纵并吞之谋。
清《五礼通考》:意在广陈淫祀以彰武帝之失,而于三代常礼幸存一线于吕政者,反从其畧。
陈栎《历代通略》卷一:“人见秦灭于二世子婴耳,岂知嬴氏之秦已灭于吕政之继也哉。”
梁潜《泊庵集》卷六:“秦之亡以吕政。”
秦歌撰贴:
近来在铁血网关注到吕不韦可能就是吕公(吕后父亲)的说法,觉得有点意思,跟我之前的观点颇有几分相似。
1吕不韦亲历长平之战,他对战国时代的社会现实是有深刻认识的
2吕不韦去秦国是有政治目的的,且对生子嬴政有重大期望(“大期出生”乃足月出生,非十二月)
3吕不韦是有政治理想的人,《吕氏春秋》与法家思想针锋相对
4吕不韦“饮鸩”可能是假死,此时嬴政已成为他实现政治理想的绊脚石
5汉初黄老治国明显贯彻了《吕氏春秋》一书的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在吕后一代得到极大推崇,而后才有的“文景之治”
6刘邦可能与异人在某些程度上相似,只不过是吕不韦的政治代理人而已
7吕公避难到沛县,对其之前的生活均无史料,吕后称制,不可能不去记述家世,多是为了掩人耳目,事关统治地位,与吕不韦、嬴政、异人、赵姬都不会说出嬴政的亲生父亲类似
网友回复:
凯凯爱听歌:分析的挺有道理的,吕不韦好不容易写了自认为了不起的书,其思想还没有实践,在自己有能力保存自己的时候就主动“饮鸩”死了,不符合常理。以吕的智慧找个和自己相貌一样的代替自己死的可能性大些。原来的家眷签到蜀地。自己则隐姓埋名在山东和河南交界地重新组建家庭传授儿女吕氏春秋知识。20年后政治经济准备充分,这时天下即将大乱,到沛县重新出山。选中刘邦为出头鸟。自己在背后出谋划策。夺取政权后推行自己的吕氏春秋中的黄老思想治国还是可能性很大的。
回复:赞成!关于吕不韦遇到异人之前的事迹很少,在《大秦帝国》那本书中有很多关于吕不韦的故事,虽然是小说吧,但是后来的评价和反响很好。总之吕不韦不像是“恐诛”的人,他是有韬略,有长远眼光的实干家。
年龄对照表
公元前 | 年龄 | 惠帝 | ||||||
年代 | 大事 | 吕不韦 | 吕政 | 吕雉 | 刘邦 | 胡亥 | 庄襄王 | 刘盈 |
284 | 吕不韦出生 | 1 | ||||||
281 | 庄襄王出生 | 4 | 1 | |||||
265 | 安国君为太子 | 20 | 17 | |||||
260 | 邯郸经商见异人 | 25 | 22 | |||||
259 | 吕政出生 | 26 | 1 | 23 | ||||
257 | 助异人回秦国 | 28 | 3 | 25 | ||||
256 | 刘邦出生 | 29 | 4 | 1 | 26 | |||
251 | 安国君即位,异人为太子 | 34 | 9 | 6 | 31 | |||
250 | 庄襄王即位 | 35 | 10 | 7 | 32 | |||
249 | 丞相,封文信侯 | 36 | 11 | 8 | 33 | |||
247 | 庄襄王死,吕政即王位,不韦为相国 | 38 | 13 | 10 | 35 | |||
241 | 击败五国联军,吕雉出生 | 44 | 19 | 1 | 16 | |||
239 | 十二纪、六论完稿 | 46 | 21 | 3 | 18 | |||
238 | 吕政除嫪毐 | 47 | 22 | 4 | 19 | |||
237 | 除相国职,到河南封地 | 48 | 23 | 5 | 20 | |||
235 | 吕不韦诈死,迁濮阳,八览成 | 50 | 25 | 7 | 22 | |||
230 | 胡亥出生 | 55 | 30 | 12 | 27 | 1 | ||
221 | 吕政灭六国 | 64 | 39 | 21 | 36 | 10 | ||
210 | 吕政、扶苏去世,刘邦起义,刘盈出生 | 75 | 50 | 32 | 47 | 21 | 1 | |
207 | 胡亥死 | 78 | 35 | 50 | 24 | 4 | ||
206 | 刘邦封汉王 | 79 | 36 | 51 | 5 | |||
205 | 吕不韦、吕雉被项羽俘 | 80 | 37 | 52 | 6 | |||
203 | 释放,吕不韦去世 | 82 | 39 | 54 | 8 | |||
202 | 项羽死,刘邦称帝 | 40 | 55 | 9 | ||||
195 | 刘邦去世,吕雉临朝称制,刘盈即位 | 47 | 62 | 16 | ||||
188 | 刘盈去世 | 54 | 23 | |||||
180 | 吕雉去世 | 62 |
一 秦始皇政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
1赵姬在嫁给嬴异人之前已有身孕。
2吕不韦拿出全部家资、冒生命危险将异人和吕政从邯郸救出,只为将来吕政能继承王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战国的动荡局势是催生吕不韦大一统思想和公天下理念的根本原因)。
3 普通人以嫁妻送子为人生最大耻辱,而只有像吕不韦这样拥有非凡胆略和气魄的人才会为了最高目标而不惜一切。
3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在序意中已经说明“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也就是用这种思想来教育自己的儿子,辅佐秦王政来治理将来统一的天下。
4吕不韦宁可受冤屈也不公开他和秦王政的真正关系,就是为了保护秦王政的正统地位。
二 吕不韦即是吕后的父亲吕文
1吕不韦深有韬略、目光长远,根本不会因为恐惧而自杀,加之手下门客数千,有无数机会逃离政治迫害。
2秦王政根本没有对吕不韦动过杀机。
3只言避难到沛县,无非是没必要为外人道的借口(到沛县已是天下统一之后)。
4沛县令把吕文奉为座上宾,可见吕文的社会地位和名望。
5吕文认准刘邦为女婿,其实早有渊源,信陵君是吕不韦崇拜的战国四君子之一,刘邦也曾仰慕信陵君,并为信陵君手下张耳的门客。他们应该有反秦的共识(对于吕不韦来说,是反秦之苛政,实现政治理想)。
6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吕文是刘邦的父辈,吕后是秦始皇的妹妹。
7吕不韦延揽稷下学宫黄老道家的人才为门客,很可能是早有预谋的,代表六国诛灭暴秦,吕政难为其所用,便化身吕文,重招旧部,与吕后一起利用刘邦实现政治理想。可以说,秦始皇是让父亲吕不韦大为失望的儿子。刘邦建汉以后,声明“非刘姓而称王者,必诛之”,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而吕后就是最大的反对派,之后的诸吕集团就是证明,正是因为她认为吕家对统一天下有最大功劳,对于秦朝是这样,对于汉朝也是如此。
三 汉初黄老思想治国是《吕氏春秋》运用在政治上的体现
1两种思想是贯通的,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没有《吕氏春秋》的问世,没有吕不韦(吕文),黄老道家根本不会在汉初得到重用。萧何之后的汉丞相曹参本人曾经在稷下学宫学习黄老道家思想(从师盖公),应该也是吕不韦的门客之一。
2证明吕不韦的人生理想得以实现。刘邦和吕后是吕不韦政治理想的代理人和执行者。
3后来杂家另一代表作《淮南鸿烈》也推崇黄老思想,在汉初盛极一时。后世统治多将《吕氏春秋》作为皇子必读书(帝王教科书),治理天下也靠霸王道杂之的杂家思想治国。
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
吕不韦者,阳翟○索隐音狄,俗又音宅。地理志县名,属颍川。按: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班固虽云太史公采战国策,然为此传当别有所闻见,故不全依彼说。或者刘向定战国策时,以己异闻改彼书,遂令不与史记合也。□正义阳翟,今河南府县。大贾○索隐音古。郑玄注周礼云“行曰商,处曰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集解徐广曰:“一本云‘阳翟大贾也,往来贱买贵卖’也。”○索隐王劭卖音作育。案:育卖义同,今依义。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索隐名柱,後立,是为孝文王也。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索隐即庄襄王也。战国策曰本名异人,後从赵还,不韦使以楚服见,王后悦之,曰“吾楚人也而子字之”,乃变其名曰子楚也。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索隐旧音致,今读依此。穀梁传曰“交质不及二伯”。左传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子於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索隐韩王信传亦曰“韩信,襄王孽孙”。张晏曰“孺子曰孽子”。何休注公羊“孽,贱子也。以非嫡正,故曰孽”。质於诸侯,车乘进用○索隐按:下文云“以五百金为进用”,宜依小颜读为“赆”,音才刃反。进者,财也,古字假借之也。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集解以子楚方财货也。□正义战国策云:“濮阳人吕不韦贾邯郸,见秦质子异人,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主定国之赢几倍?’曰:‘无数。’不韦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饱食;今定国立君,泽可遗後世,原往事之。’秦子异人质於赵,处於皶城,故往说之。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门下无不居高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而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後庭。王之春秋高矣,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寿於朝生。今有计可以使君富千万,宁於太山,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曰:‘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楚异人,贤材也,弃在於赵,无母,引领西望,欲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异人无国有国,王后无子有子。’阳泉曰:‘诺。’入说王后,为请於赵而归之。”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索隐谓既解不韦所言之意,遂与密谋深语也。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正义適音嫡。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索隐毋音无。几音冀。几,望也。左传曰“日月以几”。战国策曰“子傒承国之业”。高诱注云“子傒,秦太子异人之异母兄弟也”。□正义言子楚无望得为太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柰何?”吕不韦曰:“子贫,客於此,非有以奉献於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索隐战国策作“说秦王后弟阳泉君”也。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结於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適而子之,○索隐以此为一句。子谓养之为子也。然欲分“立以为適”作上句,而“子之夫在则尊重”作下句,意亦通。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後,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後,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適,夫人则竟世有宠於秦矣。”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索隐间音闲。从音七恭反。言子楚质於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後宫,不幸无子,原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讬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餽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於诸侯。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索隐言其姿容绝美而又善舞也。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索隐钓者,以取鱼喻也。奇即上云“此奇货可居”也。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集解徐广曰:“期,十二月也。”○索隐徐广云“十二月也”。谯周云“人十月生,此过二月,故云‘大期’”,盖当然也。既云自匿有娠,则生政固当逾常期也。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 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索隐刘氏本作“所生母”,“生”衍字也。今检诸本并无“生”字。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索隐下文“尊为相国”。案:百官表曰“皆秦官,金印紫绶,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秦置左右,高帝置一,後又更名相国,哀帝时更名大司徒”。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索隐战国策曰“食蓝田十二县”。而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初置三川郡,地理志高祖更名河南。此秦代而曰“河南”者,史记後作,据汉郡而言之耳。十万户。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集解徐广曰:“时年十三。”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正义仲,中也,次父也。盖效齐桓公以管仲为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正义年表云秦昭王五十六年,平原君卒;始皇四年,信陵君死;始皇九年,李园杀春申君。孟尝君当秦昭王二十四年已後而卒,最早。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索隐按:王劭云“孟尝、春申死已久”。据表及传,孟尝、平原死稍在前。信陵将五国兵攻秦河外,正当在庄襄王时,不韦已为相。又春申与不韦并时,各相向十馀年,不得言死之久矣。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索隐八览者,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时君也。六论者,开春、慎行、贵直、不苟、以顺、士容也。十二纪者,记十二月也,其书有孟春等纪。二十馀万言,二十六卷也。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索隐地理志右扶风渭城县,故咸阳,高帝更名新城,景帝更名渭城。案:咸训皆,其地在渭水之北,北阪之南,水北曰阳,山南亦曰阳,皆在二者之阳也。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正义以桐木为小车轮。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正义腐音辅,谓宫刑胥靡也。告之。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正义雍故城在岐雍县南七里,有秦都大郑宫。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於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正义秦孝文王陵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索隐芷音止。地理志京兆霸陵县故芷阳。案:在长安东也。□正义秦庄襄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始皇在北,故俗亦谓之“见子陵”。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索隐杜原之东也。□正义夏太后陵在万年县东南二十五里。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当有万家邑”。○索隐按:宣帝元康元年起杜陵。汉旧仪武、昭、宣三陵皆三万户,计去此一百六十馀年也。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後”。◇集解说苑曰:“毐与侍中左右贵臣博弈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假父也,寠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始皇。”○索隐刘氏寠音其矩反。今俗本多作“屡”字,盖相承错耳,不近词义。今按:说苑作“寠子”,言轻诸侍中,以为穷寠家之子也。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於雍。○索隐按:说苑云迁太后棫阳宫。地理志雍县有棫阳宫,秦昭王所起也。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索隐家谓家产资物,并没入官,人口则迁之蜀也。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於雍,归复咸阳,◇集解徐广曰:“入南宫。”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 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集解徐广曰:“十二年。”骃案:皇览曰“吕不韦冢在河南洛阳北邙道西大冢是也。民传言吕母冢。不韦妻先葬,故其冢名‘吕母’也”。秦王所加怒吕不韦、嫪毐皆已死,乃皆复归嫪毐舍人迁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谥为帝太后,○索隐王劭云“秦不用谥法,此盖号耳”,其义亦当然也。始皇称皇帝之後,故其母号为帝太后,岂谓诔列生时之行乎!与庄襄王会葬茝阳。◇集解徐广曰:“一作‘芷阳’。” 太史公曰: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索隐按:文信侯,不韦封也。嫪毐封长信侯。上文已言不韦封,此赞中言嫪毐得宠贵由不韦耳,今此合作“长信侯”也。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正义蕲年宫在岐州城西故城内。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索隐地理志扶风有好畤县也。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集解论语曰:“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马融曰:“此言佞人也。” 索隐述赞不韦钓奇,委质子楚。华阳立嗣,邯郸献女。及封河南,乃号仲父。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 |
冼天:
嫪毐进宫如何解释!!!
------------------------------
所有关于嫪毐进宫的合理解释,都隐含了一个基本的前提,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
否则这些解释是根本走不通的,譬如和王太后赵姬通奸,如果没孩子,这事算屁事啊!
赵姬要真闹起来,吕不韦可以一口回绝得干干净净,说我根本就没碰过你,那个时候又没录像带,能奈何谁?
但是赵姬抓吕不韦的致命把柄可不是这一点,而是秦始皇本身,秦始皇本身就是吕不韦的儿子,是吕不韦一生心血来培养的,对吕不韦来说,不容丝毫闪失,(要自己命也得给那种),所以吕不韦才不惜冒着断头的危险把自己的帽子染得更绿。。。
前面庄襄王之死已经很可疑了。赵姬是个聪明人,难道没有丝毫防备,随你弄死? 再说弄死赵姬后,后宫无主,谁来保护嬴政,让华阳吗?
当然,如果吕不韦对嬴政的生死不关心,只在意自己的权势,那么办起事来就容易多了,一是赵姬没本钱闹,二是就算闹,像你说的,弄死算了,找个机会再把嬴政干掉或者换掉。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结於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適而子之,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適,夫人则竟世有宠於秦矣。”
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於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讬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於诸侯。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上面这段文,按照时间顺序走,基本就是:
1.吕不韦看到子楚,认识到奇货可居。
2.吕不韦开始奔走,替子楚疏通关系。
3.吕不韦确认子楚已经很可能有王位继承权,然后盘算送怀孕女人。
鸳鸯新冢:这事一般矛盾在大期的时间段和邯郸姬身份上有歧义吧,文中的意思我理解是到了该生产的时候,生下了个男婴,这孩子叫政。并不是12个月的意思吧。至于所谓的邯郸姬豪家之女会不会是这出自该豪家的分支且生母不得宠,和异人类似才成了吕不韦的小妾,等到她嫁了秦嗣子生了孩子地位今非昔比该豪家就又接受她了呢?至于吕不韦送嫪毐也是没法子的事,邯郸姬这女人没男人疯起来谁都受不了。其实我觉得嬴政有可能是吕不韦的孩子是他最后斥责吕不韦的信,有点此地无银,而吕不韦最后结局无法理解的是他的声望不错,人缘也好完全可以去其他六国从头再来没必要自杀吧。他对嬴政上心了,难怪会被人八卦
邢子:秦王政根本没有要逼死吕不韦的意思,吕不韦也只是假传饮鸩自杀,跟搞政治斗争相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实现政治抱负,黄老之道(吕氏春秋主旨思想)治理天下。
最讨厌骗子了:如果嬴政不是吕不韦的孩子,那吕不韦应该是不停地换小孩登基,自己一生掌控实权。只有是他的孩子,他才可能去真心培养他,不在他小时候就废掉他。还有子楚没当几年大王就死了,估计也是吕不韦心虚,阴谋害的。
冼天: 符合正常人心态
邢子: 真的是有道理,尤其是用心培养,可惜恨铁不成钢,壮志难酬!
冼天: 回复 邢子 :壮志已经实现了
邢襄帝子: 回复 冼天 :只是实现了一部分,《吕氏春秋》里的壮志一直到汉朝才实现
鸳鸯新冢: 有点道理,他完全可以进行放鸭教育爱的教育,忽悠小秦王不务正业。培养好一个孩子不容易,引诱小孩子学坏却很简单。完全没必要弄出个雄主来给自己下路障。就算不是他孩子也是对秦王尽责了,这俩人不能说一点情分都没有。
冼天: 回复 鸳鸯新冢 :比一般父亲还爱孩子
鸳鸯新冢: 回复 冼天 :要不怎么八卦他俩父子关系这么多年……是不是亲生的都不重要了。吕不韦对秦王政都算不差,可惜了,孩子不受教不说,还白眼狼属性。
鸳鸯新冢:要弄明白的是大期到底是什么意思才可以,大期一定就指的是十二月吗?不是还有说法是十月吗?还可以解释为到了生产的时候。再说也不一定就没有特殊情况,那个赵钩弋还怀孕14个月呢。以司马迁的人品没必要非得在这方面抹黑嬴政,只能是那时候就已经有这种说法了,他又没证据证明这说法是错的就只好记录下来了呗。个觉得人这是笔烂账,也不能排除吕氏是他血缘父亲的可能。毕竟无风不起浪。为什么没人编造商纣夏桀杨广是私生子的
邢子: 支持!“大期”解读为十二月只能是后人误读,应是“足月生产”。司马迁还是相对客观的,不会抹黑,始皇本纪中说是庄襄王子,无非一笔带过,是否亲生还应读吕不韦列传。司马迁距离秦朝最近,掌握的史料也最丰富。
鸳鸯新冢: 回复 邢子 :说不清了反正,但是在文字记录中可以看出来这俩人关系很暧昧,那封秦王给他仲父的信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我觉得这俩人是父子可能还蛮大的。
以上对话来自百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