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吕氏未曾欲代刘

不详
2018-06-09
来源:百度贴吧

  每读到吕后篡政一节,总有一个疑虑:为什么刘邦去世之时所推荐的丞相人选,吕后都一一遵守呢?刘邦之所以推荐这些人,如果说只是考虑到他们德行,那纯粹是傻瓜的想法,抱有这种想法的人都可以从此删号不再上煮酒。真实的原因一定是,这些人忠于刘氏。
       
这样,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吕后要按刘邦的顺序安排负责人呢?那么,只有两种可能:1、军权和藩属才是实际的。2、吕后无取刘氏而代之之意。
       
显然,在那个年代,京都军权和藩属国才是最主要的。但疑问继续而来。史书记载,吕后亡故后,周勃为挫吕禄、吕产的势力。做过如下两件事:
       1
、抓了吕禄的朋友的老爹,逼迫吕禄的朋友去说服吕禄交出兵权。劝吕禄说:吕后刚死,你又拿着兵权,所以大臣们一定会怀疑你从而想办法杀了你,你还不如把兵权交出来,然后回你的藩属国去当诸侯享乐算了。
       
诸位,有见过这样的宫廷争斗吗?居然指望对方交出兵权。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吕禄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后居然同意了!
       
这是篡位的人所做的事情吗?吕禄既然犹豫,只能说明一点:吕氏一族不曾为取代刘氏做过任何的准备!否则,这个时候早就应该挟持天子,发令天下,共讨当时反叛的齐王了。
       2
、周勃想去接管内营北军,而没有令牌。结果这个令牌在谁手上呢?一个尚书!
       
于是,周勃从尚书处拿到令牌,从吕禄处骗得将军令。从而大摇大摆跑到北军,接管了北军。还问了一句话:为吕者右袒,为刘者左袒结果诸军皆左袒。后世有人评论说,此为刘氏得人心也。简直是笑话,当时皇帝姓刘,一个将军拿着姓刘的皇帝的令牌来问你跟谁走,你会怎么回答?
       
这件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首先,吕后在位时并未过多的树立吕氏一族的威望,所以,军士仍然只知刘姓皇帝,不知吕姓。再者,所谓的吕后一味相信自己的兄弟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否则就不会设置成两令合一才能号令军队。
       
综合上面所说的,说吕后欲立吕氏一说,不成立。
       
我认为,吕后执政的目的只是想自己多拿点权,但其内心里仍然是认可这个江山是刘家江山,甚至她执政后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巩固刘家江山而做的。女生外向啊!
       
刘邦死后,吕后为巩固刘家江山做了不少贡献。首先,稳定朝政,发展经济。但无奈的是,刘邦留下的诸子为藩的弊政实在太烂。再者,吕后选诸吕为官,只是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也很正常。你当权了,你带不带几个体已人?但一直未彻底将军权转移到吕氏手中,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我想一定有吕氏不敢或者是不愿意这么做的原因在内。至于吕后死后的所谓诸吕叛乱一说,完全是宫廷权力之争,胜利的一方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只是可怜了吕氏诸人,自家女嫁给皇帝,不但没带来好处,反害的自己一族全灭。可悲可叹,后人警之!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