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代新文化的建设,需要吸收先秦诸子的思想。但是先秦诸子的思想方略不免有那个时代的特定性;其思想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变迁了,局限于其中任何一家观点的发展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此,新儒家、新墨家、新法家等学派似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吸收诸子思想,可采纳秦汉杂家的理念,把诸子思想从其原有的范式和系统中择取出来,分内容类别,融合并抽象继承。同时,还应该领会先秦诸子思想的信仰和功利理性两种精神,以及蕴含其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认识路线,在更内在的融通中获得现代性创化,避免秦汉杂家存在的粗陋拼合的问题。这种新杂家的工作,当从每个人的经验需要出发,基于多元价值的认识,基于个体的权益、责任、义务等的思考。假如把这种现代思想与先秦诸子的某一学派联系起来,那不妨称为“新杂家”。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靖,礼崩乐坏,面对这样的形势,先秦诸子提出各自的政治策略和人生观念。而现代以来,占据了二千多年历史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制度被摧毁了,传统伦理也失去了绝对的控制力,现时代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是与先秦诸子相似的历史使命。众所周知,先秦诸子的思想争鸣在汉初画上了句号,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口号标志着孔子儒家占据了社会政治思想的主舞台。但是,该“儒术”与孔孟之道并不等同,其中吸收了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的思想因子。如郭沫若所言:“汉武以后学术思想虽统于一尊,儒家成为了百家的总汇,而荀子实开其先河。”西汉的今文经学,也将诸子思想吸纳在对经典的解释中。故而可以说,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儒术,也有先秦其他诸子的思想贡献。而我们现时代,新文化建设尚在进行中,这项工作无疑要吸收西方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融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其中同样处于历史转折期的先秦诸子思想自然十分重要。胡适曾说过:“中国哲学的未来,似乎大有赖于那些伟大的哲学学派的恢复。”诚如此,吸收融汇先秦诸子思想的工作,在现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缺略。
……
上述列举的只是先秦诸子思想中的一部分,这些观点在现时代文化建设中无疑都值得批判吸收。显然,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墨、道、法诸家,不免有小农业时代的局限性,对其中任何一家或以其中一家为基础的吸收发展,都难以适应现时代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的思想要求。我们能做的,是吸收其中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因子,加以融汇综合,因此,杂家的观念和方法值得特别重视。假如一定要说新子学的发展是承自先秦诸子的某一学派的话,那只能称为“新杂家”。
摘自:张涅,重审先秦诸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从新杂家的视角,学术月刊,2013,04
(张涅,本名张嵎,浙江省岱山县人,浙江科技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先秦文学、诸子思想研究)